在 12 W 原边反馈(PSR)交直流转换器圈子里,Fremont Micro 的 FT8395 系列一直是“高性价比”“省光耦”“六级能效”的代名词。其中 FT8395HB-RT 与 FT8395HB2 最容易让人犯懵:都是 SOP-8、都是 12 W、都号称“无需光耦/TL431”,那型号后缀里突兀的 “-RT” 和 “2” 究竟藏着哪些差异?本文把两颗芯片从 datasheet 到工程实测、从晶圆到安规,全部拆给你看。
先看官方丝印:一眼识破“代际”密码
料号 | 丝印第一行 | 内部追溯码位置 | 批次码 |
---|
FT8395HB-RT | FT8395HB | 1~3 位 | 早期批次,2020 以前居多 |
FT8395HB2 | FT8395HB2 | 1~6 位 | 2021 起量产,支持新追溯系统 |
结论:丝印“2”即代表 第二代晶圆,追溯码长度直接翻倍。

把规格书重叠:参数级差异速查表
(“√”表示存在差异,“—”表示基本一致)
关键指标 | FT8395HB-RT | FT8395HB2 | 备注 |
---|
功率管耐压 | 700 V | 750 V | √ 余量↑50 V |
恒压精度 | ±5 % | ±3 % | √ 内置修调 |
恒流精度 | ±7 % | ±5 % | √ 量产统计值 |
PFM+QR 频率上限 | 130 kHz | 150 kHz | √ EMI 窗口更宽 |
抖频幅度 | ±4 kHz | ±6 kHz | √ 传导余量↑ |
VCC 启动电流 | 5 µA typ | 3 µA typ | √ 空载功耗再降 |
过温保护 | 150 °C 闩锁 | 150 °C 打嗝 | √ 异常解除自恢复 |
线损补偿 | 固定 | 四档可调 | √ 外部分压电阻 |
封装及输出 | SOP-8/12V1A | SOP-8/5V2.4A | — 引脚完全兼容 |
安规认证 | EN/UL/CCC | EN/UL/CCC/CB | √ CB 2022 新增 |
一句话总结:HB2 把能调的模拟指标都往“更精、更稳、更低待机”方向拧了一圈。 在同为 SOP-8 封装且外围几乎不变的前提下,FT8395HB-RT 的 12 V/1 A 与 FT8395HB2 的 5 V/2.4 A 其实只差变压器匝比和 FB 分压——官方把匝比从 12 V 方案约 11:1 调到 5 V 方案约 6:1,再把次级整流管换成 40 V 肖特基即可;芯片本体无需改动,真正实现“一颗料,两档功率”。
实测对比:效率、待机、EMI 三维图
1. 效率曲线(230 Vac,12 V/1 A 负载)
2. 空载功耗
3. 传导 EMI(EN55032)
工程落地:PCB 与 BOM 的“变与不变”
项目 | HB-RT → HB2 迁移工作量 |
---|
管脚定义 | 100 % 兼容,直接替换 |
变压器 | 匝比/电感量无需改动 |
RCD 吸收 | 因 Vds 峰值略降,可减小 5 % 电容 |
FB 分压 | 若想使用 线损补偿,下偏电阻改为可调电阻 |
Y 电容 | 多数场合可省,BOM Cost ↓ 0.03 USD |
待机功耗 | 满足欧盟 CoC Tier-2 最新 75 mW 限值 |
一句话:**“一晚就能改完”**的 painless 升级。

选型决策树:什么时候坚持老 HB-RT?
场景 | 建议 |
---|
库存还有 100k 旧料 | 继续用,无需换线 |
新项目需过 2023 版 CoC 或 DOE6 | 直接上 HB2 |
想省 Y 电容,PCB 空间紧张 | HB2 无 Y 更容易通过 |
成本敏感,一毛都不想加 | HB-RT 仍可下单,但交期拉长 |
官方路线图:HB2 之后的“隐藏款”
据 FAE 透露,FT8395 HB3(内部工程样片)已进入 2000 小时可靠性考核:
结语:后缀越小,升级越大
FT8395HB-RT → FT8395HB2,看似只是“-RT”变“2”,实则从晶圆、IP 到封装测试,整条链路都翻了一代。
如果你的 12 W 充电器/适配器/IoT 电源还在为“六级能效最后一跳”或“无 Y 电容 EMI 不过”头疼,直接上 HB2,基本能把风险降到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