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芒微 8 位 MCU 的顶层分类逻辑是“功能侧重点”:
IO 系列——纯数字 I/O,没有 ADC、没有触摸按键,只有最精简的外设;
AD 系列——在 IO 系列基础上加入多通道 8/10/12 位 ADC,可做电压检测、电流采样、温度测量;
Touch 系列——在 AD 系列基础上再叠加电容触摸按键引擎,主打家电面板、小家电。
如果你只想找“IO 型”,就锁定第一条分支即可。下文所有内容均围绕“IO 系列”展开。
在 IO 系列里,官方又按数据 EEPROM(DROM)的擦写寿命把产品拆成两档:
子系列 | DROM 擦写寿命 | 典型应用 | 关键词 |
---|---|---|---|
E 系列 | 100 k 次 | 消费电子、玩具、一次性写配置 | 够用、便宜 |
F 系列 | 1 000 k 次 | 需要频繁掉电保存参数的场景,如电动工具档位、灯具亮度 | 耐久、高可靠 |
两档产品的 CPU 内核、指令集、时钟系统完全一致,区别只在于 DROM 工艺。因此选型时先问自己:需要频繁改写 EEPROM 吗?——答案“是”就上 F 系列,否则 E 系列更划算。
把前缀 “E” 换成 “F” 就是 F 系列,其余参数几乎一一对应。
例如:FT60F21X ↔ FT60E21X,只是 DROM 擦写寿命从 100 k 提升到 1 000 k,价格贵 3~5 分钱。
算资源:
程序空间:1k×14 位 ≈ 1.75 KB,2k×14 位 ≈ 3.5 KB。
RAM 需求:64 B 适合做状态机;128 B 可跑简单协议栈。
掉电保存:需要 N 字节参数 × 擦写次数 T。若 T > 100 k,直接 F 系列。
数管脚:
6 I/O:最简灯控、充电器。
12-14 I/O:红外遥控、小风扇。
16 I/O:多路继电器、BLDC 六步换相。
看封装:
空间极限 → SOT23-6 (2.9 mm×1.6 mm)。
手焊/维修友好 → DIP8 / DIP14。
标准 SMT 产线 → SOP8~TSSOP20 全覆盖。
Q1:IO 系列没有 ADC,如果只想读一颗 NTC 热敏电阻怎么办?
A:可用 IO 口 + 外部电阻分压 + 内部比较器,或者干脆跳到 AD 系列,例如 FT60F0xxA 系列带 8×10 位 ADC。
Q2:E 系列和 F 系列在代码上兼容吗?
A:完全兼容,甚至 bin 文件可以直接烧录,只需在量产时选择对应料号即可。
Q3:为什么我看到市面上还有 FT60F22X、FT60F23X?
A:那是 AD 系列或 Touch 系列的新增型号,命名规则略有重叠,但官网的 IO 系列目前就上面 5 颗主力型号。
IO 系列
├─ E 系列(DROM 100 k)
│ ├─ FT60E21X(6 I/O,最小封装)
│ ├─ FT60E01X(6 I/O,256 B DROM)
│ ├─ FT60E11X(12 I/O)
│ ├─ FT60E12X(14 I/O)
│ └─ FT60E02X(16 I/O,双比较器)
└─ F 系列(DROM 1 000 k,型号对应把 E 换成 F)
辉芒微的 IO 型 8 位 MCU 其实就是“两大系列、五颗核心型号”,选型时抓住“DROM 擦写寿命 + I/O 数量 + 封装”这三把尺子,就能在 30 秒内锁定目标。下次再看到厚厚一摞规格书,不妨先翻到本文,按图索骥,轻松破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