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代电力电子领域,高效的电源管理芯片是实现可靠电力转换的关键。LP8728AD作为一款24W副边反馈隔离型PWM控制器,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,逐渐成为市场上的热门选择。本文将深入探讨LP8728AD的管脚定义、典型应用以及内部框架图,旨在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。
在 20W-30W适配器、充电器、辅助电源等场合,工程师最头疼的往往只有两件事:
要满足CoC V5 Tier-2 或DoE VI能效,待机空载功耗要压到75mW以下;
要过 EMI 还要省元件,最好能把光耦、431、RCD 吸收、频率抖动线路统统“卷”进去。
LP8728AD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:
集成 650V MOSFET,1.6 Ω导通阻抗,省掉外挂功率管;
1 µA 超低启动电流,可把启动电阻提高到 MΩ 级,空载待机 <50 mW;
峰值电流 + 频率折返 + 打嗝三级控制,轻松满足10%-100%负载平均效率要求;
2 ms 周期抖频,±8 kHz扫描,传导余量一次性过。
LP8728AD采用DIP8封装,其管脚定义如下:
引脚 | 符号 | 功能速写 |
---|---|---|
1 | CS | 原边电流检测,外接 1-2 颗贴片电阻即可设定 OCP 点 |
2 | GND | 芯片地,与母线电容负端最短距离连接 |
3 | FB | 光耦反馈脚,兼作频率折返与打嗝模式判断 |
4 | VCC | 芯片供电脚,推荐 10-22 µF 贴片电容紧靠 GND |
5-8 | D | 内置 MOSFET 漏极,四脚并联可加大铜皮散热 |
LP8728AD的典型应用电路如下图所示。在该电路中,AC输入电压通过变压器的原边绕组连接到D引脚,CS引脚用于检测开关电流,FB引脚通过光耦接收副边反馈信号,VCC引脚为芯片提供电源。
在工作过程中,当VCC电压达到启动阈值时,芯片开始输出PWM脉冲,控制内置功率管的开关动作,从而实现能量从原边向副边的传递。通过光耦反馈机制,副边输出电压的变化会调节FB引脚的电压,进而调整PWM脉冲的占空比,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。
LP8728AD在PWM工作状态下,采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。在中载以下时,系统会降低工作频率以提升平均效率;在轻载或空载时,系统进入打嗝模式,进一步降低开关频率,减少待机功耗。
此外,LP8728AD还具备特有的OCP补偿技术,能够实现不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恒定输出功率。通过频率抖动技术,该芯片还能有效改善EMI指标,降低电磁干扰。
LP8728AD的内部框架图如下所示所示。其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模块:
启动欠压保护模块:负责监测VCC电压,当VCC低于欠压阈值时,芯片停止工作,以保护电路免受低电压损坏。
抖频线路:通过频率抖动技术改善EMI性能,降低电磁干扰。
内置软启模块:在启动阶段逐周期增加VCS保护阈值,避免变压器饱和和降低副边二极管应力。
峰值电流控制模块:通过CS引脚检测开关电流,实现精确的电流模式控制。
保护单元:包括VCC过压保护、CS电阻短路保护、输出过载保护等多种保护功能,确保系统在异常工况下的安全运行。
LP8728AD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电源转换的效率和可靠性。其低启动电流和待机电流设计,有助于降低系统的待机功耗,满足节能要求。同时,通过多重保护功能,如VCC欠压保护、过压保护、输出过载保护等,确保了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。
此外,LP8728AD的频率抖动技术和斜坡补偿技术,有效改善了系统的EMI性能和稳定性,使其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。
LP8728AD作为一款24W副边反馈隔离型PWM控制器,凭借其精确的管脚定义、高效的典型应用设计以及强大的内部功能模块,为电源转换领域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。LP8728AD把“高压MOSFET + 峰值电流控制 + 频率折返 + 抖频EMI + 全面保护”塞进了一颗8脚芯片里,让24W以内的反激电源第一次真正做到了“外围极简、性能不妥协”。如果你正在做12V2A、15V1.5A、20V1.2A 等适配器或USB PD 辅助电源,LP8728AD值得放进BOM试产一次——也许,你会有惊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