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大功率开关电源、PFC 升压电路或逆变器次级整流中,总有一颗“黑扁”TO-220 封装器件被工程师们反复提到——它就是 PFR20200CTF。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料号时都会疑惑:它到底是三极管还是 MOS?其实,它是一颗把“肖特基”和“MOS 结构”揉在一起的功率整流二极管,由 PFC Device Inc. 推出,主打 200 V/20 A、超低正向压降(Low VF)和快恢复特性,下面带你一次性把它摸透。
类型:MOS 肖特基整流二极管(MOS Schottky Rectifier)
厂家:PFC Device Inc.
核心规格:20 A 平均整流电流、200 V 反向耐压、TO-220F 绝缘封装
关键词:Low VF、低漏电流、无卤素、热阻小、适合高频大电流场景。
字段 | 含义 |
---|---|
PF | PFC 自有品牌前缀 |
R | Rectifier,整流器件 |
20 | 20 A 平均电流 |
200 | 200 V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|
C | TO-220 标准封装系列 |
T | 带隔离片(Insulated) |
F | 无卤素(Halogen-Free) |
参数 | 典型值 | 最大值 | 单位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
V<sub> | 200 | — | V | 可应对 220 Vac 整流或 PFC 400 V 母线 |
I<sub> | 20 | — | A | 100 °C 桥臂温度下仍可长期 20 A |
V<sub> @25 °C, 20 A | 0.78 | 0.88 | V | 比传统快恢复二极管低 30 % 以上 |
I<sub> @25 °C, 200 V | 0.2 | 0.5 | mA | 漏电流极低,待机损耗小 |
t<sub> | < 25 | — | ns | 反向恢复时间极短,适合 100 kHz 级开关 |
R<sub> | 62 | — | °C/W | TO-220F 带绝缘片,散热片可直接接地 |
型号 | 类型 | V<sub>F</sub> @20 A | 封装 | 优势 | 劣势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PFR20200CTF | MOS 肖特基 | 0.78 V | TO-220F | 低压降、低漏流、绝缘片 | 200 V 极限,高压场景受限 |
MBR20200CT | 传统肖特基 | 0.95 V | TO-220 | 价格低、货源广 | 压降高、温升高 |
STTH20R06 | 快恢复二极管 | 1.25 V | TO-220 | 600 V 耐压 | 压 |
一句话总结:在 200 V 以内、20 A 左右的中功率场合,PFR20200CTF 用更低的 V<sub> 换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冷的散热片。
在 300 W~800 W 服务器电源或电视电源里,PFR20200CTF 常被放在 PFC 电感之后,替代两颗并联的 MBR20100,效率提升 1 %~1.5 %。
12 V/20 A 输出的 DC-DC 模块,将两颗 PFR20200CTF 并联做同步整流的“备胎”,当 MOS 驱动异常时无缝接管,保证系统不降额。
光伏组串逆变器中,用 PFR20200CTF 做防反灌二极管,低 V<sub> 降低热耗,TO-220F 绝缘封装可直接锁在铝散热片,无需云母垫片。
散热:铜箔面积≥6 cm²、铝散热片 R<sub><20 °C/W,可在 40 ℃ 环温下长期跑 20 A。
并联:两颗以上并联时,每只串 5 mΩ~10 mΩ 的均流电阻,避免温升差异导致电流“跑偏”。
Layout:K(阴极)脚与 MOS 的 D 极铜箔最短走线,减小杂散电感;A(阳极)大面积铺铜散热。
高压裕度:虽然标称 200 V,但建议工作母线电压 ≤180 V,留足 10 % 降额。
价格行情:2025 Q3 华强北现货价约 0.12 USD/PCS(1 k 批量),无卤版本比普版高约 5 %。
假货识别:
正面丝印应为两行:首行“PFR20200CTF”,次行“YYWW ABSH。
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 VF,20 A 档实测 0.75 V~0.85 V 为正品;若>0.95 V 多为翻新管。
替代料:PFR20L200CT(同厂无绝缘片)、MBRF20200CT(Onsemi 传统肖特基,VF 略高)、STPS20M200S(ST 200 V 双管共阴)。
PFR20200CTF 不是三极管,也不是普通肖特基,而是一颗把“MOS 工艺”塞进肖特基里的整流器件。在 200 V 以内的中大功率场景,它用不到 0.8 V 的正向压降、25 ns 级的恢复时间,帮助工程师把电源效率再推高 1 %,把散热片温度再降 5 ℃。如果你的下一块板子正好卡在“压降高、温升高”的瓶颈,不妨把 PFR20200CTF 放进 BOM 试试,或许就是那颗“临门一脚”的关键器件。